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推动四川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这是省委、省政府第一次就出版工作专门下发文件,对四川出版事业意义重大。《指导意见》的出台有怎样的背景,其中又有哪些亮点、重点?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周青。
01
通过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
进行系统性指导与规范
记者:《指导意见》的出台有怎样的背景和考虑?
答:《指导意见》是近年来全国第一份由省级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文件。出台这个文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背景和考虑。
首先,是对中央关于出版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去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着力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出版体制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出版产品和服务。中央意见对新时代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通过制定出台专门文件来指导我省的贯彻执行工作。
其次,是总结实施振兴四川出版工程的基本经验。振兴四川出版工程提出实施4年来,四川出版业整体实力大幅跃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取得了可喜成绩,并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这些经验对下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需要进一步梳理总结,以便在具体实践中更好发展。同时,面对当前形势变化和存在问题,如何推动四川出版高质量发展、更好实现双效统一,也需要通过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进行系统性指导与规范。
02
提出六个方面创新性举措,
明确五个方面重要任务
记者:《指导意见》中有很多亮点,请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亮点。
答:《指导意见》紧紧围绕出版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我省出版工作的创新性思路举措,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明确提出“到2022年,推动四川出版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和“到2025年,四川出版实现全面振兴”的发展目标。
二是明确提出要推动四川出版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及时跟进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打造精品力作。
三是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壮大市场主体作为出版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形成各类主体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是明确提出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发展核心动力,要加强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继续深化出版领域改革,推进出版企业优化重组。
五是明确提出要坚持立足四川和跳出四川相结合,加强交流互鉴,鼓励更多出版单位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六是明确提出要立足涵养城乡文化气韵,推动实体书店与文化生活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相关扶持政策。
记者:《指导意见》对新时代四川出版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提出了哪些方面的重要任务?
答:《指导意见》结合四川工作实际、把握发展趋势,明确了五个方面的重要任务。
一是提升内容生产质量,这是核心所在。要高举精神旗帜,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作为出版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推动四川特色内容传播,大力实施有突出亮点的精品出版工程。
二是构建出版产业体系,这是关键之举。要在把稳导向的基础上注重面向社会和市场,以市场占有率提升社会影响力。要鼓励支持各类出版单位做大做强,推动全产业链一体发力,加强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三是深化出版领域改革,这是必由之路。要改进考核评价方式,重点是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同时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优质内容融合传播,提高走出去水平。
四是健全出版公共服务体系,这是重要标准。要加强全民阅读推广,坚持领导干部带头阅读,继续支持实体书店发展,深化各类公益阅读服务。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治本之策。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弘扬优良工作作风。
03
“锻造新时代出版川军”
既是历史经验又是现实需要
记者:《指导意见》中提出的“锻造新时代出版川军”非常提振士气,可以围绕这个提法的背景、意义和举措等方面,解读一下吗?
答:一方面是历史经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川出版在全国地方出版界名列前茅,以“出版川军”著称。近年来,通过实施振兴四川出版工程,全省出版业总体规模大幅增长,再次回到了全国前列。这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不断激发广大出版人的使命担当,把川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出版界释放出来。
另一方面是现实需要。人才是事业兴盛的核心要素。《指导意见》对出版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管理模式、年轻干部培养、人才评价机制,包括评定职称等方面都作出系列制度安排,能够更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记者:推动《指导意见》落地落实见效需要各地各部门的广泛积极参与,请就这个方面的工作谈谈看法。
答:推动四川出版高质量发展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形成各部门相互协同配合的机制。特别是一些出版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只有得到规划、土地、金融、建设、基础设施及社科规划项目立项等主管部门和单位的支持,才能落实到位。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和调研指导,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
相关声音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
发挥学术优势激发学者、老师活力
“指导意见极富战略高度,是新时代我省新闻出版事业的一个重要文献,下大力气加以实施,一定能迎来我省出版界的又一个春天。”李怡认为,指导意见从宏观的战略思想到具体的选题实施,都非常有启发性,比如古蜀文化、巴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历史文化名人等,正是四川大学人文学科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可以说是我们的学术强项了。”李怡表示,四川历史文化名人工程已经实施多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也获批为苏轼研究中心,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有一大批很活跃的学者每天都在著书立说,“随着指导意见的实施,很多学者、老师都大有可为。”
“我们要有意识打好配合,引导老师、学者把个人的研究自觉地纳入到和指导意见对应的方向上来,让个人的学术研究成为普惠于广大读者的产品。”李怡说,这样一来不仅是学术有了对社会发挥更大影响的机会,广大的读者也可以通过阅读,获得一种知识上的增长,文化上的提升。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阳晓:
做好社会资源与学术资源的有机结合
“指导意见对我省出版工作以往的经验梳理非常到位,也进一步指明了未来的前进方向,对很多重点工作都有明确的部署安排,对振兴四川出版事业意义非常重大。”阳晓说,作为大学出版社,在对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中,首先就是要依托大学,充分挖掘和发挥大学在教学、科研、校友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做到社会资源与学术资源的有机结合。
“目前我们有一些重点的选题,包括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事项经费资助项目、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等。”阳晓说,结合指导意见的重点部署,再结合出版社的具体目标,比如建设轨道交通出版高地等,未来的努力方向是非常明确的。“指导意见中的古籍研究,我们就有相关的团队和学术支撑。”阳晓特别提到,目前学校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与接触、西南诗人研究等方面有充分的学术资源,这些领域有巨大的出版潜力可挖掘。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常青:
坚持“品牌立社”聚焦“精品出版”
“《指导意见》就像是长跑比赛中的指路标和加油站,及时地从战略层面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常青认为,2016年以来,在振兴四川出版工程引领下,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坚定了“品牌立社”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显著的双效益。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川少社已到了“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
“我们将围绕《指导意见》要求,完善出版规划,坚守出版阵地,坚持‘品牌立社’。”常青表示,接下来将聚焦“精品出版”,将“出好书、抓原创、出效益”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策划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文化少儿精品读物,积极参与四川历史名人出版工程和“156项目”出版工程和品牌期刊建设工程。同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做好“走出去”工作,打造有市场的外向型图书,宣传四川,宣传中国;积极参与“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活动等。